乙二醇和丙二醇型冷却液的区别
乙二醇与丙二醇是防冻液市场的两大主力基准物料。均能通过与水混合成溶液,
达到降低水溶液的冰点,并具有防冻裂能力。
一般乙二醇与丙二醇的抗冻能力为
-75
℃。而冷却液,由于受到粘度限制,
在工业应用中,一般可用温度为
-30
℃。再低的情况下,粘度太大,换热会
很差。
乙二醇型冷却液,有工业型,汽车防冻液型等不同型号。一般工业型仅对碳钢、
不锈钢、铜等进行防腐蚀处理。而汽车防冻液型,则还增加对铸铝、焊剂等的防
腐。
丙二醇型防冻液一般应用于汽车防冻液领域,
以及具有特殊要求的食品、
饮料等
要求低毒性领域。
单纯从冷却液输送冷的能力,以及抗冻能力来讲,乙二醇优于丙二醇。
在水冷式发动机的冷却水中添加防冻剂配制成的低冰点冷却液体。当气温低于0℃时,使用防冻液可防止因冷却水结冰而引起的冷却系统故障和零件胀裂事故,还可免除收车后放水和出车前再加水等工作。
对防冻液性能的要求是:沸点和闪点高;比热和传导能力大,在低温时粘度小,蒸汽压不高,不易起泡;不致使冷却系统金属件腐蚀和橡胶软管、密封垫变质。
防冻液一般分乙醇-水型、甘油-水型和乙二醇-水型三种。乙醇的冰点为-114℃,沸点为78.3℃。乙醇易着火,易蒸发,配制时其含量一般不宜超过40%,也不宜在工作温度较高的柴油机冷却系统中使用。
在制冷系统中,冷媒(载冷剂)的主要作用是将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传递给被冷却介质。冷媒在系统中必须保证具有良好的活动性和防冻、防结冰性能,以保证制冷系统正常运行。
一、冷媒的特点 理想的冷媒应具备的条件如下:
①比热大。在传送一定的冷量时,比热大的冷媒循环量小;
②导热系数大。导热系数大的冷媒在热交换过程中传热效果好,
可以选择换热器面积小一些的,节省设备投资;
③黏度和密度小。
黏度大的冷媒在管道中的活动阻力增大,密度
大会使泵的功耗增加;
④冰点低,挥发性小,冷媒的起始冰点应低于蒸发温度5~8℃,不致使其结冰;
挥发性小可减少冷媒的损失,节约运行用度;
⑤腐蚀性小。良好的冷媒不应腐蚀设备、管道和阀件;
⑥不燃、对人体无刺激、化学性稳定等。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太阳能用乙二醇经销商的济南聚兴化工于2025/3/30 21:16:1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dongguan.mf1288.com/kaimeite-2852210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