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无硫纸(无酸纸)的试用方法指南,字数约350字:---无硫纸试用方法指南无硫纸(无酸纸)专为长期保存珍贵文件、艺术品、照片及档案设计,避免酸性物质导致的黄变、脆化。试用时需遵循以下步骤:1.明确适用对象*适用:重要文件(合同、证书)、古籍、素描、水彩画、、老照片、剪报等易酸化材料。*慎用/不适用:需特殊环境保存的(如超敏感油画)、热敏传真纸、热转印材料等。2.试用前准备*清洁环境:确保工作台面干净、干燥、无尘。洗净双手或佩戴棉质手套,避免油脂污染。*选择尺寸:裁切无硫纸至略大于被保护物品(每边多出2-3厘米),避免直接接触边缘。*辅助材料:备好无酸胶带、无酸文件夹或档案盒(试用阶段建议使用)。3.试用操作步骤*隔离存放:将无硫纸作为衬垫或夹页,置于物品下方、上方或两层之间(如相册)。避免直接粘贴在物品上(除非使用无酸胶带固定边缘)。*避免折叠:尽量保持纸张平整,减少折痕压力点。*环境控制:存放于阴凉(18-22℃)、干燥(相对湿度35-50%)、避光(尤其紫外线)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远离热源、潮湿及污染物。*标记记录:在试用纸张或外包装注明试用日期、被保护物品名称,便于后续对比。4.效果验证与观察*定期检查:每3-6个月检查一次。重点观察:*被保护物品是否有新增黄斑、褪色或脆化迹象。*无硫纸本身是否保持洁白、柔韧(对比普通纸张发黄变脆的速度)。*接触面是否有异常粘连或印痕。*长期对比:保留一小块同批次的普通纸与无硫纸置于相同环境,直观对比老化差异。5.注意事项*兼容性测试:对极珍贵或材质不明物品,先在边角或不显眼处用小片无硫纸短暂接触测试(24-48小时),确认无不良反应。*避免固定:试用期建议采用可逆方式(如无酸信封、活页夹),避免直接粘死。*咨询机构:保存极值或艺术品时,试用前咨询档案管理员或修复师。通过系统试用和观察,可验证无硫纸对特定物品的保护效果,为长期存储方案提供依据。原则:安全隔离、环境稳定、定期监测。
颜色是否会影响其无硫性能?颜色本身不会直接影响材料的“无硫性能”,但实现特定颜色所需的着色剂(颜料或染料)的化学成分则可能显著影响产品的硫含量,进而影响其“无硫”特性。以下是关键点分析:1.“无硫性能”的:这通常指材料本身及其添加剂(包括着色剂)的总硫含量极低或为零,以避免硫元素带来的影响,例如:*在电子、半导体领域:防止硫腐蚀敏感金属触点或污染工艺。*在橡胶/弹性体领域:避免非硫化体系中的硫干扰交联或导致老化。*在食品、包装领域:防止硫迁移污染内容物或产生异味。*在特定化学环境中:防止硫参与不期望的化学反应。2.颜色与着色剂的关系:颜色是材料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的视觉表现。为了实现特定的颜色,必须添加着色剂(颜料或染料)。这些着色剂的化学组成决定了它们是否含有硫元素。3.着色剂是潜在的硫来源:*含硫着色剂:许多常见着色剂本身含有硫元素,是产品硫含量的重要贡献者。*无机颜料:*镉系颜料(如镉红、镉黄):主要成分是(CdS)或硒(CdS/CdSe),硫是元素。*群青蓝/群青紫:主要成分是含硫硅酸铝钠(Na₆-₈Al₆Si₆O₂₄S₂-₄),硫是其显色关键。*某些铬系颜料(如铬橙):基础成分是碱式铬酸铅,但部分品种可能含有杂质。*有机颜料/染料:*含硫有机染料:某些类别的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硫原子(如某些硫化染料、部分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等)。*色淀颜料:某些以含硫染料为母体制备的色淀颜料(如某些红色、蓝色色淀)会引入硫。*无硫或低硫着色剂:*无机颜料:*钛(TiO₂):主要白色颜料,通常不含硫(除非生产工艺或包膜引入杂质)。*氧化铁颜料(铁红、铁黄、铁黑、铁棕):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₂O₃,FeOOH,Fe₃O₄),通常不含硫(天然矿源可能含微量杂质)。*炭黑:主要成分是碳,炭黑可做到极低硫含量(*钴蓝(CoAl₂O₄)、钴绿(Co₂TiO₄)等:通常不含硫。*钒酸铋黄:通常不含硫。*有机颜料/染料:许多有机颜料(如酞菁蓝/绿、喹酮红/紫、苝系红、DPP红、异啉酮黄等)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硫原子,是常用的无硫着色选择。许多有机染料也可以是无硫的。4.结论:*颜色本身(如红、黄、蓝、白)不是决定无硫性能的关键因素。*关键在于实现该颜色所选择的特定着色剂的化学成分。深红、鲜黄、群青蓝等颜色更有可能使用含硫着色剂(如镉红/黄、群青)。而白色(钛)、黑色(炭黑)、以及使用特定无硫有机颜料(如酞菁蓝、喹酮红)或无机颜料(氧化铁红/黄、钴蓝)实现的颜色,则更容易满足无硫要求。*因此,在设计和生产要求“无硫性能”的产品时,对颜色着色剂的严格选型至关重要。必须仔细评估和筛选所使用的每一种颜料或染料,确保其硫含量符合要求,而不仅仅是关注终呈现的颜色外观。选择无硫或超低硫的着色剂是实现特定颜色同时保持无硫性能的途径。
无硫纸主要采用哪些原材料进行生产?无硫纸,顾名思义,是指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硫及硫化物含量,成品纸张中硫含量极低或检测不到硫的纸张。这种纸张主要用于需要长期保存、对酸性物质敏感的重要领域,如档案、古籍修复、艺术品保存、印刷品、重要证书等。硫化物是导致纸张酸化、脆化、发黄的主要元凶之一,因此无硫纸的生产关键在于原材料的选择和工艺控制。其主要原材料包括:1.纸浆:*漂白化学浆:这是生产无硫纸的原料。*硫酸盐浆(KP浆):是目前主流的选择。虽然其制浆过程(碱法)使用含硫的化学品(),但现代的无元素氯(ECF)或全无氯(TCF)漂白技术可以去除制浆过程中残留的硫化物和含硫副产物(如硫醇、硫醚等),终得到硫含量极低、白度高、强度好的纸浆。选择经过严格脱硫处理的硫酸盐浆是关键。*亚硫酸盐浆(SP浆):其制浆过程(酸法)本身就使用含硫的亚硫酸盐(如亚硫酸氢钙/镁/钠等)。虽然理论上经过深度漂白和洗涤可以去除大部分硫,但残留风险相对硫酸盐浆(经过ECF/TCF漂白)更高,且其强度通常不如硫酸盐浆,因此在高要求的无硫纸生产中应用较少。*漂白化学机械浆(BCTMP)或热磨机械浆(TMP):机械浆本身硫含量可能较低(制浆过程通常不用硫化物),但为了达到高白度往往需要漂白。如果使用含氯漂剂(如次氯酸盐,可能引入含氯有机物,间接影响)或含硫漂剂(如),则可能引入硫或产生含硫副产物。严格意义上的无硫纸通常避免使用机械浆,或仅使用经过TCF漂白(如、臭氧)且严格控制过程的少量高白度机械浆。*棉浆、麻浆等特种浆:这些天然纤维浆本身硫含量极低,是生产无痕、耐久纸张(如纸、证券纸、修复用纸)的理想原料。它们通常经过温和的碱处理()和漂白,几乎不引入硫。2.填料:*沉淀碳酸钙(PCC)或研磨碳酸钙(GCC):这是无硫纸且的填料。碳酸钙本身不含硫,且呈碱性,有助于中和纸张中可能存在的微量酸性物质,提高纸张的耐久性和白度。*滑石粉:天然滑石粉通常硫含量很低,是另一种可选填料。但需注意其来源和纯度,避免含硫杂质。*高岭土(瓷土):传统造纸常用填料。虽然高岭土本身不含硫,但其加工过程(如煅烧)或伴生矿物可能引入微量硫化物。在高要求的无硫纸生产中,需选择经过严格检测、确认低硫或无硫的高岭土。*二氧化钛:作为增白剂使用时,其本身不含硫,是安全的。3.胶料(施胶剂):*中性/碱性施胶剂:无硫纸通常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抄造(pH7-8.5),以避免酸性环境促进硫化物活化或纸张自身降解。*烯酮二聚体(AKD)和烯基琥珀酸酐(ASA):是的合成中性施胶剂。它们本身不含硫,反应后生成物也不含硫。*松香胶:传统的酸性施胶剂(需在酸性条件下与硫酸铝配合使用)。松香本身可能含有微量天然硫化物,且硫酸铝生产过程可能引入硫酸盐杂质(含硫)。因此,严格的无硫纸生产通常避免使用松香胶。4.增强剂、助留助滤剂等添加剂:*阳离子淀粉、淀粉:常用的增强剂和助剂。天然淀粉本身硫含量极低,是安全的选择。*聚酰胺(PAM):常用的助留助滤剂和增强剂。合成高分子,本身不含硫。*湿强剂:如聚酰胺树脂(PAE)。现代PAE树脂配方通常不含硫。*染料/颜料:用于调色。需选择不含硫或硫含量极低的有机或无机颜料。某些有机染料合成过程中可能使用含硫中间体,需严格筛选。*所有添加剂都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确保其不含硫化物或含硫化合物。5.水:*生产用水必须经过严格处理,去除水中的硫化物、亚硫酸盐、硫酸盐等含硫杂质。通常需要深度净化(如反渗透、离子交换)。总结:生产无硫纸的在于控制和过程控制。主要原材料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1.纸浆:优先选用经过ECF或TCF深度漂白、严格脱硫处理的硫酸盐木浆,或棉/麻等天然低硫特种浆;避免或严格限制使用亚硫酸盐浆和可能含硫的机械浆。2.填料:碳酸钙(PCC/GCC)是,因其无硫且呈碱性;其他填料(滑石粉、高岭土)需严格检测确认低硫。3.胶料:使用AKD、ASA等合成中性施胶剂,避免使用传统松香胶。4.添加剂:所有化学品(淀粉、PAM、湿强剂、染料等)均需严格筛选和检测,确保无硫或硫含量低于标准限值。5.水:使用深度净化、去除含硫杂质的水。此外,整个生产系统(管道、浆池、白水系统)的清洁度也至关重要,避免之前生产含硫纸张时残留物的污染。通过精选原材料和严格的工艺控制,才能生产出真正符合长期保存要求的无硫纸。
无硫纸的检测标准是什么?无硫纸(通常指无酸无硫档案纸)的检测标准在于确保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能有效抵抗因酸性物质(尤其是硫酸盐)导致的纸张自毁性劣化(变黄、变脆)。其检测标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酸度/pH值:*指标:这是区分无硫/无酸纸与普通酸性纸关键的指标。标准要求纸张水抽提液的pH值必须呈中性或弱碱性。*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冷抽提法(如GB/T1545.2或ISO6588),用冷水浸泡纸张样品,测定其水溶液的pH值。*标准要求:pH值≥7.0,通常要求在7.5-10.0之间。pH值过低(酸性)是导致纸张降解的主要元凶。2.碱储量(碱保留值):*目的:确保纸张在长期保存或接触微量环境酸性污染物时,有足够的缓冲能力来中和酸性物质,维持其稳定性。*检测方法:常用酸滴定法(如GB/T1545.1或TAPPIT428),测定纸张中能与酸反应的碱性物质的含量(通常以碳酸钙当量表示)。*标准要求:通常要求≥2%(即每100克纸张至少含有2克碳酸钙当量的碱性物质)。更高的碱储量(如3%)意味着更强的长期抗酸能力。3.加速老化后的耐久性:*目的:模拟纸张在长期(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老化后的性能变化,预测其寿命。*检测方法:*干热老化:将纸张样品置于特定高温(如105±2°C)下处理一段时间(如24、48或72小时),模拟长期氧化降解。*湿热老化:在高温高湿(如90°C,50%RH)条件下处理,模拟水解降解。*评估指标:老化后主要检测纸张关键物理性能的保留率,特别是:*耐折度保留率(如GB/T457或ISO5626):反映纸张柔韧性和抗反复折叠能力的保持程度,要求≥50%(甚至更高)。*撕裂度保留率(如GB/T455.1或ISO1974):反映纸张抗撕裂能力的保持程度。*白度/亮度变化(ΔE或黄度指数变化):反映纸张变黄的程度,变化值越小越好。*pH值变化:老化后pH值不应显著下降至酸性范围。4.物理性能:*目的:确保纸张满足基本的加工(如印刷、书写)和使用要求(如强度、挺度)。*关键指标:*定量(克重,g/m²):符合规定规格。*厚度、紧度(密度)。*抗张强度、裂断长(如GB/T12914或ISO1924):反映抗拉强度。*耐破度(如GB/T454或ISO2758)。*表面强度(IGT或蜡棒法):防止印刷时掉毛掉粉。*平滑度、不透明度、白度/亮度:影响印刷和书写效果及阅读舒适度。*尺寸稳定性(伸缩率):防止因湿度变化导致变形。5.化学安全性:*目的:确保纸张不含有害物质,保护档案安全和人体健康(尤其接触频繁时)。*指标:*重金属含量(铅、镉、、铬等):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如EN71-3,RoHS等)。*卤素化合物(特别是氯):限制含氯漂白剂残留,因为其可能产生酸性降解产物。6.外观与纸病:*要求:纸面洁净、匀整,无影响使用的尘埃、斑点、孔洞、褶子、、硬质块等纸病。主要遵循的标准:*中国(GB):GB/T24422-2009《信息与文献档案纸耐久性和耐用性要求》是的国内标准,详细规定了档案纸(包括无硫无酸纸)的pH值、碱储量、加速老化后性能(耐折度保留率等)、物理性能及化学安全要求。*(ISO):ISO9706:1994《信息与文献-文献用纸-耐久性要求》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档案纸耐久性标准,对pH值、碱储量、老化后性能有严格要求。*美国(ANSI/NISO):ANSI/NISOZ39.48-1992(R2009)《信息与文献-纸-耐久性要求》是美国的标准,内容与ISO9706类似。总结:无硫纸(档案纸)的检测标准是一个综合性体系,以化学稳定性(pH值≥7.0,碱储量≥2%)和加速老化后关键物理性能(特别是耐折度保留率≥50%)为,辅以必要的物理性能、化学安全性和外观要求。遵循GB/T24422、ISO9706或ANSI/NISOZ39.48等标准进行检测,是确保其真正具备长期保存价值的关键。购买时务必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这些标准的检测报告。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无硫纸定制厂家的康创纸业于2025/8/26 9:14:4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dongguan.mf1288.com/dgkczy-2883796986.html